WTA巡回赛,女子网球,WTA排名,WTA赛程,女单四大满贯,女子网球直播/聚焦2025 WTA女子网球巡回赛,涵盖四大满贯、WTA1000/500/250赛事的赛程、排名、战报及竞猜推荐,为中文网球爱好者带来一站式资讯导航。2025年10月5日的ATP(职业网球联合会)上海大师赛,旗忠网球中心球场的票价在黄牛手中飙升10倍,只因这天的球场星光熠熠:2号种子
这天,上海最高温度34℃,湿度80%,体感温度38℃。上海公园里的荷花、樱花还在盛开,反倒是桂花,开了一天就热蔫了。
比赛从中午开始。鲁内第一盘就热得中暑,又是医疗暂停,又是量血压,光着膀子不断补水。他一脸疲惫,质问为什么没有高温保护规则:“你们是想让球员热死在球场上吗?”
2025年10月9日,在2025年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中,丹麦选手鲁内1比2不敌摩纳哥选手瓦舍罗。鲁内在比赛中抽筋倒地后尝试站起来(图:视觉中国)
弗里茨也爆冷出局。第二盘时,弗里茨和对手佩里卡尔都是打几回合就弓着腰大喘气。弗里茨一度发不出球,只能撑着球拍站立。他形容,在这样的气温下比赛,“条件非常恶劣”,要向对手致敬。
在不远处的二号球场和三号球场,比利时选手大卫·戈芬在烈日下打了20分钟就热得满脸通红,举手退赛。俄罗斯的双打组合卢布列夫/卡恰诺夫则是还没开打就直接宣布退赛,称受不住这闷热高温。
赛场的看台几乎满座,人贴人,两场比赛看下来,观众席也是一阵汗味,闷得快要发馊。放眼望去,观众席统一挥舞着扇子,整齐划一的动作仿佛在扑棱翅膀。每当日头偏移到场地上方,后排观众便立刻打起遮阳伞,前排观众怕打伞挡住后排视线,只好顶着烈日,晒得发晕。
这天下午,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云南等地的多个气象站打破10月最高气温纪录。但这天的比赛确实值得一看。在头号种子阿尔卡拉斯赛前因伤退赛后,辛纳和德约科维奇成为仅有的票房保证。
他们当然也热。德约换了四件衣服,中途一度难受到呕吐。面对资格赛选手汉夫曼,德约先丢一盘,随后以2:1逆转。“潮湿程度超乎想象,我不记得在中国比赛时有过这么湿的天气,”德约说。
接着是卫冕冠军辛纳对阵世界排名第31位的格里科斯普。换边休息时,辛纳热到发呆,顶着毛巾不知所措。随后,辛纳在决胜盘出现严重抽筋,难以行走,随后退赛。
2025年10月6日凌晨,在2025年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子单打第3轮比赛中,意大利选手辛纳(右)在与荷兰选手格里科斯普的比赛中严重抽筋,选择退赛(图:视觉中国)
在高温、高湿度环境下,运动员体液流失过多,在跑动中很容易抽筋。在8进4的决胜盘,鲁内就因为抽筋倒地,随后被世界排名仅204的资格赛选手瓦舍罗逆转。后者在32进16的比赛中,则是因为对手退赛而自动晋级。
退赛并非10月5日的偶发事件。此前两天,法国选手阿特马纳在第一局结束后,就开始双手颤抖。“第二局结束后,我感到全身战栗,每一分都喘不过气。”退赛后,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,“我陷入几乎无法呼吸的状态,头部也开始剧痛……我完全想不起自己身在何处,也说不出当天是星期几。”
塞尔维亚选手梅杰多维奇在第二盘伊始退赛。他对主裁抱怨:“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让我们比赛呢?没有空气。这里一点空气都没有。”
匈牙利一哥弗索维茨在比赛中倒地。他向主裁直言:“我快要热死了!我要被热倒了!” 法国选手鲁瓦耶甚至昏了过去。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,自己眼前黑了几分钟,随后昏厥了一分钟,主要原因是身体缺水和电解质不足。
中暑的、抽筋的、退赛的、被淘汰的,2025年上海大师赛仍在签表中的八强种子仅剩德约科维奇和德米纳尔。人称“澳洲小野兔”的德米纳尔在镜头上签下“Not that hot (也没多热嘛)”,依靠在澳大利亚烈日下的经验,七号种子德米纳尔稳稳打入八强,遥指上海大师赛“耐热王”。
以往的上海大师赛可不是这样。以2024年为例,八强有6个种子选手,决赛是辛纳对德约。辛纳也正是凭借捧杯上海大师赛,成为2024赛季ATP世界排名年终第一的意大利人。
以往上海的天气也并非如此,10月初的气温通常徘徊在20℃左右,称得上秋高气爽的好时节。而今年的10月初,上海的气温与卡塔尔持平,超过埃及,还有着80%的湿度。无怪乎有的选手暴汗得仿佛刚从水池里捞出来。
俄罗斯选手梅德韦杰夫那为数不多的金发紧紧贴着脑门,球衣湿答答地贴在身上,一副苦命打工人的模样。卢布列夫准备了替换的衣服,却没想到袜子湿透,要脱鞋光脚拧袜子。著名裁判拉雅尼在胸前垫了一条白毛巾,避免白色T恤湿透后露点的尴尬。
异常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持续笼罩在中国南方的上空。空气从高空下沉的过程中被压缩,仿佛一个巨大的锅盖,扣住地面上的水汽和热量,温度与湿度同步攀升。副热带高压还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稳定的天气系统,能把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往北推,带来湿度和闷热。
通常,西太平洋副高会在入秋后东退减弱。但2025年的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、位置偏西偏北,这是2024至2025年的厄尔尼诺效应通过“大气桥”作用,对东亚大气环流产生了持续的滞后影响。同时,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,这些异常温暖的海水通过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潜热和水汽,为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强盛和稳定维持,提供了持续的能量来源。
10月以来,副热带高压仍在除华南外的几乎整个南方强势控场,带来大范围高温。上海、武汉、长沙都出现了历史最晚高温,武汉2025年的高温日已达72天。“中国气象爱好者”给这三地的中秋建议是:防暑降温。气象预测则显示,南方高温可能持续到10月中旬。
除了气温因素,近年来,越来越密集的赛历也影响了网球选手的状态。到本赛季,9站大师赛已有7站的赛程从一周扩展到两周,以适应赛事签表的扩大。“除了蒙特卡洛和巴黎大师赛外,几乎都变成了双周赛制。说实话,这两站反而是全年最棒的赛事周,无论对球迷或球员都是。”世界排名第三的兹维列夫说。
2025年10月8日,在2025年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子单打第4轮比赛中,俄罗斯选手梅德韦杰夫2比1战胜美国选手勒纳·钱。梅德韦杰夫在比赛中抽筋后进行拉伸(图:视觉中国)
根据ATP规定,世界排名前30的球员须参加所有大师赛(蒙特卡洛除外)及至少5站ATP500,否则将面临积分和奖金处罚,这使得顶尖球员每年的强制参赛数量至少达到20站(含四大满贯)。包括阿尔卡拉斯在内的许多顶尖球员都曾公开抱怨,选手缺乏足够的休整期,被迫忍受伤病和不适,比赛质量也受到影响。
在2025年的赛历中,加拿大大师赛在8月7日结束,同日辛辛那提大师赛即开赛。以辛纳为例,他在9月25日-10月1日参加了中国网球公开赛(北京),然后在10月4日马上参加上海大师赛。
尽管球员的不满情绪高涨,但ATP主席高登齐明确表示,延长赛程是“解锁盈利潜力的钥匙”,旨在通过扩大赛事规模来提升转播收入、赞助费和现场观众消费。他声称,这能进一步改善网球赛事的基础建设和奖金池,还能将球员养老金的覆盖范围从165人扩大至300人。
2025年3月,由德约科维奇等人创立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协会(PTPA)在英国、欧盟、美国等地,同步对ATP、WTA、ITF等网球管理机构提起法律诉讼,指控其存在“反竞争行为且公然漠视球员权益”。PTPA的核心指控主要围绕赛事日历的控制、球员参赛的限制、商业权利的分配以及纪律处分的不透明等方面,而这场诉讼目前仍处于复杂的法律程序初期阶段。
在如此难熬的上海大师赛中,却有选手心态稳健。人称”梅总“的梅德韦杰夫在经历了一整年的低迷后,在上海打入八强。尽管完赛后立刻瘫倒,梅总仍在镜头上写下对上海大师赛的爱:全世界最棒的城市。这位让西方褒贬不一的俄罗斯选手,在中国总能受到最真挚和热烈的欢迎。
梅总解释说,通常自己在28℃的气温下就很难受,而其他选手要在33℃以上才会难受。“但在上海大师赛,大家都差不多难受,我对此有点高兴。”
这番话说完两天后,梅总就在关键局突然抽筋,被追平比分。他一瘸一拐地熬时间,等待缓解,并最终在决胜盘艰难取胜。这回,梅总在镜头上写下:我还不想离开世界上最好的城市。
全球气候异常当然不只是侵袭上海大师赛。素来凉爽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也在2025年经历了烈日暴晒,伴随着琥珀色的高温健康警报,创下最热的开赛纪录。基于此,温网赛事方启动了保护球员健康的高温规则:在比赛开始前30分钟、下午2点和下午5点,工作人员将进行热应激监测(Heat Stress Index),如果读数达到或超过30.1℃,会暂停比赛,休息10分钟。
2018年,美国网球公开赛首次采用高温暂停政策,允许球员在第三盘与第四盘之间申请10分钟休息时间。2023年,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曾因温度达到36℃而关闭场地顶棚。
相比各地独立运营的四大满贯赛,由ATP运营的大师赛等男子巡回赛目前还没有任何高温保护规则,是否中止比赛还要由ATP与当地主管部门酌情决定。
由WTA主管的女子巡回赛要理性许多。WTA规定,当热应激指数达到某一阈值时可休息10分钟;当指数进一步升高时(通常是38℃),比赛很可能被暂停。在2025年10月4日-10月12日举行的武汉网球公开赛中,就有因酷热触发了比赛暂停或推迟的情况出现。
在球员和观众的质疑中,上海大师赛赛事总监吕华勇对外解释说,ATP没有高温规则,而且由于上海大师赛注册为室外硬地,若非下雨,中央球场不会关闭顶棚,更不可能开空调。但如果出于公众健康原因,比如观众要热得中暑了,那组委会可以向ATP提出关闭屋顶的申请。
2025年10月9日,在2025年ATP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中,塞尔维亚选手德约科维奇2比0战胜葡萄牙选手博格斯。德约科维奇脱去上衣(图:视觉中国)
关于制定正式ATP高温规则的呼声,早在2025年8月辛辛那提大师赛时就已出现——法国球员林德克内希直接在比赛中倒地,后退赛。辛辛那提大师赛的比赛气温多在29℃至31℃之间,体感温度最高接近34℃。不耐热的梅总在辛辛那提曾把头塞进冰桶降温,他首轮出局,赛后表示自己由于高温天气表现不佳。
终于,在上海大师赛这一系列引发全球关注的“热伤害”事件后,ATP对外确认,巡回赛在应对高温方面的做法可能会发生变化,目前正与相关利益方一道进行审议。
“ATP医疗服务团队会在极端高温情况下实施多项措施,以帮助保护球员在比赛中的健康。”ATP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此事仍在积极审议中,我们正在评估额外措施,包括在与球员、赛事和医学专家协商的基础上,实施一项正式的高温政策。”
尚不知这项政策要审议多久,以及何时会正式实施。从天气预报来看,上海大师赛决赛日(10月12日)的气温可能达到32℃,体感温度34℃。
38岁的德约科维奇在上海刷新了大师赛八强的年龄纪录。打入八强的那晚,他在换边时呕吐了两次,追球滑倒后只能缓缓站起,撑着膝盖大喘气。比分被追平后,德约直接倒地,手臂挡脸,随后抱膝低头坐在球场上,把头埋在手臂里。上一轮苦战后,德约就表示在这个温度、湿度下比赛太残酷,要在生理上面对更多挑战性,“但我必须硬扛过去。”
“Lets go Novak! (诺瓦克·德约科维奇,加油!) ” 中央球馆内的四面座席都爆发出一致的呼喊。
因伤退出2025年温网半决赛后,德约只专注大满贯赛事。在跨越多个时代的职业生涯里,他熟悉的对手多已谢幕。他若想继续留在球场,就要把保护身体作为核心原则,降低比赛的损耗。
但在上海大师赛开赛前一周,德约突然杀出回马枪,宣布参赛,“Shanghai,Let’s Meet!(上海见!)”主办方连夜更改海报,把德约放在了C位。
这位被戏称“全球客场”的东欧球员,多年来在中国都享有主场的礼遇。他也因此会说几句中文,听得懂“小德,加油!”还总是在镜头上签下“德”、“福”这样的汉字。
德约缓缓站起,重新回到决胜盘。就像过往许多关键性时刻,德约的内心是一座堡垒,有着令人敬畏的韧性和专注,他对赢球的渴望穿透中央球场,抵达每个人的心里。
当ATP问他为何回到上海参赛时,德约说:“这些年,我一直在这里感受到大量的爱与支持。第一次在中国比赛是2007年,快20年了。今年回到这里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为了感受这些,我真的很想再次连接起与中国球迷的感情。他们是我在祖国之外最大的球迷群体,我不会把这视为理所当然,我也想用高质量的网球,去回报他们的爱。”